金属性的强弱通常体现在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上,金属性越强,其单质或化合物越容易表现出典型的金属性质,如与水或酸反应剧烈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等。题目要求选出能证明铝(Al)的金属性比镁(Mg)弱的实验事实。
分析选项:
- A. Al的导电性比Mg强:导电性主要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数量和迁移率有关,但导电性不是判断金属性强弱的直接标准。例如,铝的导电性虽较高,但这是由于其晶体结构特性,不能直接证明金属性强弱。因此,A选项不成立。
- B. Al的原子半径比Mg小:原子半径通常与金属性相关,原子半径越小,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强,越难失去电子,金属性越弱。铝和镁同处第三周期,铝的原子半径小于镁,这可以间接说明铝的金属性较弱。但实验事实更倾向于直接化学性质的对比,因此B选项有一定参考价值,但不如C选项直接。
- C. Al(OH)3能溶于NaOH溶液,而Mg(OH)2则不能:这是关键实验事实。金属性越强,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。Mg(OH)2是典型的碱性氢氧化物,不溶于强碱,而Al(OH)3是两性氢氧化物,既能与酸反应,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,这直接证明铝的金属性较弱,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。因此,C选项是最佳答案。
- D. Mg(OH)2的溶解性比Al(OH)3的溶解性略大:溶解性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晶格能、水合能等,不能直接反映金属性强弱。Mg(OH)2和Al(OH)3均为难溶物,但溶解性差异不足以证明金属性,因此D选项不成立。
综上,正确答案是C,因为它通过氢氧化物与碱反应的行为,直接体现了铝和镁在金属性上的差异。